首页 >国内 > > 正文

就我的真实科研经历来看,只有晚上那段时间,就能把这一整天的工作量做完

2023-05-05 08:48:16 来源:观察网


【资料图】

【本文来自《8位华人新晋美国科学院院士,包括MIT陈刚、哈佛林希虹等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
如果他们回国,国家每个月就得给他们几十万,每年给几百万,然后他们连着十几年做出来的东西都没有丝毫的实际应用价值(也就是大规模工业化)。

这个时候如果出一篇文章,痛斥他们浪费纳税人的钱,吃空饷,应该大幅度减薪,让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,一个月给个1w+够吃饭够过日子就行了(实际上二线以下城市的副高职称也就是这个钱),要把钱用在刀刃上,用在工业化光刻机上,用在航空航天,用在h20,用在004 005上。那他们就得被舆论逼着降薪,降低生活质量,为了那80-100平的房子而天天发愁。

不能假设科研人员都是伟人,因为科研人员并不都研究社会道德,也不都是思想家,他们也不都会去体会人间疾苦,科研人员尤其是80后90后的科研人员生下来就没过过一天苦日子,要求他们艰苦奋斗是行不通的。

我自己也是做研究的,就我的真实科研经历来看,我每天8点进实验室或者办公室,晚上21点回寝室休息。每天上午只能干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基本对研究工作没有积极进展,每天下午全程摸鱼就是在浪费时间,只有晚上吃过饭18点半到20点这段时间卯上一口气写一段算法,就能把这一整天的工作量做完。上午我不想写,下午我困脑子不转,就晚上那会时间吹吹晚风喝喝茶写上一段。

要是按照这个逻辑,那我每天只在晚上干一个半小时就行了,其他时间都是浪费生命。但是老板就不允许,他就要你每天都按时打卡。另一方面,如果按有效劳动时间来算,那么假设我一个月国家给我3000的补助,那就应该扣成1.5/(21-8)*3000≈350块就可以了。这才是我真正干活的那部分时间的价值。其他的钱说穿了就是在养我这个闲人,我其他时间就是个吃白饭的。那舆论肯定是不干的。

如果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,国家拿不出美国那样的高工资,那就把精力用在国防和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上。对于那些做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十几年看不到一点应用希望的研究,如果美国能给高工资,那就放手让他们在美国闯就是了。难道他们回国我们真每年给几百万不成。就我所知,东北某普通二本一年的经费也就三四亿,难道从国外回来的一个"看不到一点应用前景的"研究员就抵得上普通高校的百分之几不成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   2015-2022 北极劳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  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